洛阳火车站片区更新经验成为“全国样本”-新华网河南频道
2025 10/27 11:07:28
来源:洛阳网

洛阳火车站片区更新经验成为“全国样本”

字体:

  昨日清晨,洛阳火车站南广场上,提着行李箱的旅客踏着青灰色地砖走向候车厅,晨光勾勒出唐风特色屋檐的雅致轮廓;南侧的玄武门大街,改造后的双向六车道敞亮通达,车辆有序通行,告别往日人车混行的拥挤。

  如今,焕然一新的火车站片区,正以全新风貌迎接八方旅客,其更新改造经验更是在不久前成功入选住建部《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(第四批)》,成为“全国样本”。

  作为中心城区的一处重要交通枢纽,洛阳火车站年均客流量超800万人次。改造前,该片区曾长期面临设施陈旧、交通拥堵、环境杂乱等问题。针对这些痛点,西工区深入梳理交通体系、功能业态、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短板弱项,明确“城市门户”与“文商旅综合服务区”的功能定位,全面制订火车站片区更新改造方案。

  在前期改造基础上,该片区锚定3类核心业态——过客留驻的品质商旅、万物沉浸的非标商业集群、昼夜繁盛的烟火经济,推动过客变留客、老街区变网红、旧厂房变秀场,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,持续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与品质。

  火车站片区的更新改造,是西工区推进城市提质工作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该区深入落实城市提质“351”工作举措,坚持以文商旅融合标准推进城市建设与治理,注重全域统筹、整街连片,系统推进“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”建设。

  走进西工区行署路社区,咖啡馆、运动场、书画室、食堂等设施一应俱全,居民生活便利度拉满,是大家口中的“完整社区”。

  “为让老旧小区改造贴合实际,我们从一开始就成立工作专班,提出‘整街连片’大改造思路,将全区580个老旧小区划分为30个片区分期改造,创新实现‘小院子’向‘大社区’的转变。”西工区整街连片改造中心主任权秋霞介绍。

  循着这一思路,西工区以“整街连片”模式打造了火车站片区、健康路片区、行署路片区、西工地片区及城市阳台片区等特色片区。

  行署路片区针对居民健身活动场地不足、缺少社区养老托育服务、机动车停车位紧缺等问题,通过拆围墙、拆违建,将闲置房产等闲置资源盘活为可用公共资源,实现“小院变大院”。相关做法成功入选住建部评选的全国“完整社区”典型案例。

  西工地片区深入挖掘兵营特色元素,打通阻隔小区的三条通道,建设成为集休闲、餐饮、商贸、娱乐于一体的“消费走廊”。相关做法被住建部评为2022年度“中国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优秀案例”,西工地步行街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。

  “这些片区有的‘修旧如旧’保留历史韵味,有的‘全新设计’彰显现代活力,既避免‘千城一貌’,又促进片区间优势互补,让城市整体面貌大幅改善。”权秋霞补充道。

  创新同样体现在社区长效治理中。老旧小区改造素有“三分建、七分管”的说法,如何避免“一年新、两年旧、三年恢复旧面貌”?

  在西工区凯旋东路80号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,800平方米的空间里暖意融融:老人们或提笔作画,或合唱老歌,或动手做手工,或跟着老师学模特步,其乐融融的场景尽显幸福晚年。

  随着小区改造推进,西工区67个高标准邻里中心已全部建成投用,居民生活越发惬意。建设过程中,该区创新破解难题:一手优化公共服务“增量”,一手盘活现有资源“存量”,围绕“谁来买单”核心问题,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。

  健康西路社区邻里中心创新打造政府“搭台”、企业“唱戏”、社会“参与”模式,引入“邻曲间”运营团队,以50%公益、30%微利、20%商业的“532”模式运营邻里中心。

  洛玻社区对闲置仓库、水房进行拆改,打造集便民、文体、康养等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,占地5000多平方米,引入餐饮连锁企业负责运营,烟火味、文化味和运动范儿满满。

  …………

  创新思维契合市场规律和群众需求,也助力实现西工区老旧小区改造建管并重、可持续发展提升的良性循环。

  “城市提质,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西工区主要负责同志表示,下一步将聚焦建设创新、宜居、美丽、韧性、文明、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,持续抓好“整街连片”和“完整社区”建设,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,推动产城融合,以高质量城市提质托起百姓“稳稳的幸福”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赵晨熹 通讯员 吴言 葛超 文/图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谷婷婷 王晓飞】